侗族大歌《多彩合鳴》:貴州民族文化的璀璨樂章
2025年7月26日上午,在貴州省貴安新區(qū)中國—東盟教育交流周永久會址,一場意義非凡的開幕式盛大舉行。在這場備受矚目的活動中,貴州侗族大歌《多彩合鳴》宛如一顆閃耀的明珠,驚艷亮相,瞬間抓住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,成為了當日活動的一大焦點。
侗族大歌作為中國侗族地區(qū)一種獨特的多聲部、無指揮、無伴奏、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,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,可追溯至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至今已有2500多年。它以多聲部復調(diào)合唱為顯著核心特征,歌曲中的旋律常常巧妙地模仿蟲鳴鳥叫、流水風聲等自然之音,因此被人們贊譽有加,稱之為“清泉般閃光的音樂,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”。
此次唱響的《多彩合鳴》,更是將侗族大歌的魅力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其亮點首先體現(xiàn)在音樂的編排上,它在保留侗族大歌傳統(tǒng)多聲部合唱特色的基礎上,進行了大膽而富有創(chuàng)意的創(chuàng)新。將現(xiàn)代音樂元素與古老的侗族音樂巧妙融合,使得整首歌曲既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,又散發(fā)著時代的氣息,讓人耳目一新。
從演唱技巧來看,歌者們的表現(xiàn)堪稱完美。他們憑借著精湛的技藝,將侗族大歌中復雜的和聲層次清晰地展現(xiàn)出來。不同聲部之間相互交織、呼應,如同山間流淌的清泉,又似林間穿梭的微風,和諧而美妙。歌聲或高亢激昂,展現(xiàn)出侗族人民的熱情與豪邁;或婉轉(zhuǎn)悠揚,訴說著侗族古老的故事與傳說,每一個音符都仿佛帶著情感,深深觸動著聽眾的心靈。
在文化內(nèi)涵方面,《多彩合鳴》承載著豐富的貴州侗族文化。它不僅是侗族人民日常生活、勞動場景的生動寫照,更蘊含著侗族的歷史、風俗、信仰等諸多方面。通過這首歌曲,人們仿佛能夠穿越時空,走進侗族的世界,親身感受他們獨特的文化魅力。
在2025中國—東盟教育交流周這樣的重要場合演唱《多彩合鳴》,其意義更是非凡。它成為了貴州文化與東盟文化交流的一座橋梁,向來自東盟及世界各地的嘉賓們展示了貴州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,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了解與交融。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貴州這片土地上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,提升了貴州文化的國際影響力。
侗族大歌《多彩合鳴》以其獨特的音樂魅力、深厚的文化內(nèi)涵以及在文化交流中發(fā)揮的重要作用,成為了貴州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星。它不僅是侗族人民的驕傲,更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。相信在未來,《多彩合鳴》將繼續(xù)唱響在世界的舞臺上,讓更多的人領略到貴州民族文化的絢麗多彩。